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42:从卢梭开始试谈自然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区别

张诺诺 张诺诺的缙云风物 2022-06-08

刚开始成为自然教育从业者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执念的状态,会因为概念而争执不休。究其原因,终究还是因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并不那么懂,而前路茫茫,需要一些概念来巩固坚持下去的信念吧。比如什么是自然教育,这个话题就够不同流派的人争的面红耳赤了。比如自然科普是不是自然教育?自然徒步是不是自然教育?食育算不算?自然手工呢?二十四节气活动呢?池塘里的捉鱼大赛呢?以及,把孩子带到自然里绝不干涉他们的行为,这是自然教育不?


我也曾经在工作的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对这个话题进行过几次理解,今天在复习到外国教育史里自然教育的起源时,仔细思索了自然教育作用及目标后,似乎有了一些不同的思路,故记下来。还是老规矩,先来保命声明:学习过程中,观点持续变化更新,欢迎讨论和拍砖,请保持理性讨论。


教育适应自然


“自然教育”这个词在中国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并不清楚,从历史上看,最早出现符合自然教育的理念是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夸美纽斯的核心观点是教育遵循自然天性,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比他更早提出注意人的天性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年龄分期论,主张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不同的教育。这二位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现在的自然教育所提倡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关系并不大。


真正将自然教育理念阐述的比较清楚的教育家是卢梭。他的理论核心是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提出了感觉论,即感官感觉到的东西会发展成感性认知,通过感官训练可以将感性认知发展成理性认知。或许这就是打开五感理论的来源?



同时卢梭还说,教育应归于自然天性,也就是教育由三方面构成,一是自然教育,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他提倡学校应该搬到乡村环境优美的自然中去。二是人的教育,他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三是事物的教育,比如孩子玩了一个玩具,这个事物给孩子什么样的启示?比如孩子触摸了水,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


基于教育归于自然天性的理论,卢梭也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在很多优秀机构的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看得到,那就是消极教育法和自然后果法。不要被名字误导,消极教育法指的是教育过程中,成人不干涉,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性。自然后果法指的是让孩子体验到自己选择产生的自然而然的后果,用直接体验代替说教或者惩罚,从而使他们汲取教训。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猛点头,好熟悉了对不对?是的,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是西方教育界的三大圣经,不仅在那个封建时代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其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自然教育也有不小的影响。当然,有弊端,我们在后面说。


环境教育


我们再来说一下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

百度百科

这也符合第比利斯宣言里的呼吁:“要有意识的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环境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终身教育,能够对这一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做出反应,环境教育应该促使人们理解当今世界主要问题,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技能和品德,为生活做好准备。”“环境教育应在广泛的跨学科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整体性的观念和全面性的观点,认识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深深相互依赖的。”



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个概念比环境教育更为广泛,涉及到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一部分,或者说,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指导纲领。


目标侧重不同


提取核心观点后,可以看得出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目标、对象和侧重点上还是有差异的。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点关注的对象是人,核心目标是培养身心自由发展的自然人,这是他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也就是后来他畅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的概念。



环境教育的核心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比重上来讲,将人的位置与环境的位置差异缩小了,但范围上是包括了培养自然人这一点的。可以说,自然教育大部分是包含在环境教育之内的,二者有重合,而后者比前者范围大许多。可持续发展就更大了。


教育手法相互交融


事实上,现在的自然教育比起卢梭的自然教育,范围也有很大的扩展,也慢慢将培养人和兼顾环境结合起来。或者说,是在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天性,又同时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增强人对环境的意识,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标。这真是超棒的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


比如前面提到的卢梭的自然后果法,我在盖娅绿色生活营做志愿者时就有看到过完整的过程。一个喜欢昆虫的11岁男孩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不顾老师强调观察完毕将所有自然物放回原位的规定,偷偷将猎蝽带回了营地宿舍,然后被猎蝽咬了。我着急忙慌给老师发消息,老师说事先告诉过他猎蝽会咬人,特意强调过了,还是偷偷带了回来,那么注意观察,处理伤口就好,不必过多安慰,让他深刻记住这个选择的后果。第二天这个男孩就主动把猎蝽带回活动区域放归自然了。


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就明白了自己任性的后果,以及猎蝽本来应该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了,从而也会影响他的行为变化。


万法归宗到目标


其实这时候再回答开头那些问题就容易许多了,要看一个活动是不是自然教育,就去看这个活动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培养独立自主、自由平等、自食其力、品德高尚的自然人吗?或者说是为了培养能够对世界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做出反应的技能和能力?又或者说是其他更宽泛的目标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从业者自己能够让这个目标实现。



这也就是我们在盖娅中级体验师培训时,校长蚊滋滋对我们说的,不要陷入定义之争。理解各种理论与定义都是为目标而服务的,而不是为一个刻板的定义去创造一个目标。事实上,好的概念都是抽象的,它只是理论指导而非行为准则。


教育的包容度就在于此,大家的大的理论方向是一致的,在通往大目标的路上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不同的小目标,不断的变化发展,正是自然教育百花齐放的景象。


总结一下


总结一下,1、从目标和对象上来看,自然教育侧重于人,环境教育侧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2、从范围上看,自然教育<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3、从教育手法上看,相互交融,相互促进。4、万法归宗,定义是抽象的,目标是具体的,理解定义是为目标服务,切勿本末倒置。


最后


最后,补一下前面说到的卢梭思想的局限性。卢梭的教育归于自然天性是在黑暗的中世纪社会下提出的,教会教育是中世纪时期全部的教育思想,孩子的天性是被完全剥夺的,所以卢梭的教育归于自然天性的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的猛药。后来的受他影响开展的泛爱运动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都给后来资产阶级的德国和美国教育带来了一批完全“废掉”的孩子,所以后来两个国家都进行了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


而事实上,卢梭畅想的资产阶级社会,是国家管理教育,普及教育,培养公民。换句话说,卢梭并没有那么极端崇尚自由。辩证的看待他的观点会更利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这也是对之前一些案例的回应,有的家长因为害怕伤害孩子天性而不敢教育孩子,有的孩子违反规则还要强词夺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等等。这些都是对卢梭自然教育弊端的过度误读。


全文3674字,如果觉得有收获,请帮我点个在看,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也欢迎留言讨论赞赏哦!

参考资料:

1、刘宾·资源型城市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以大庆市为例 [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第比利斯宣言》

3、《外国教育史》

4、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自百度百科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41:浅析自然教育活动中的规则问题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40:不要把自然教育活动变成“提前上的科学课”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9:活动中遇到家长“急功近利”怎么办?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8:为什么知道自然物的名字不是最必须的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7:胆小的孩子与维持期望效应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6:你的举动是孩子隐性的课程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5:小地方的孩子上大学,从来都不容易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4:家长期待背后的自我应验效应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3:活动中“特殊”孩子出状况的部分干预方法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2:活动中的“特殊”孩子,要干预吗?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1:如何与孩子讨论摘花的问题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30:活动中孩子游离怎么办?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29:你参加的“自然体验活动”是自然教育吗?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28:孩子有很多问题,但他们并不需要现成答案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丨27:活动分组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阅读更多请点


自然体验师实习记系列尘世间系列猫咪张念九的专栏在自然里玩系列浮生偷闲系列过日子系列游学记系列



慢 慢 写


微信号

nuonuo_1125


记录真实的人间事



40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